V:CCTVZXGZ

中国著名作家-任伊临

央媒头条 2023-03-23 13:35:01821863本站华欣

任伊临,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中华文化传承委员会专家委员。

浙江黄岩人,青年时就读于浙江省黄岩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主动去新疆任教,先后担任乌鲁木齐市二中教师,乌鲁木齐教育学院教师、院长、党委书记,市委党校副校长,兼任乌鲁木齐市大中专院校社科联主席、市社科联副主席、自治区党干校系统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新疆校友分会秘书长;被新疆大学、新疆教育学院、新疆广电师范大学聘为兼职教师。曾当选为天山区人代会代表、市党代会代表。被聘为北京燕图联文化发展部特约作家,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国大众文学理事会员、林则徐基金会顾问、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编辑的《颂歌献给党》等书的特邀编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编辑委员会《华夏人物传记》的特邀顾问。

退休前,为自治区广电师大编写了供全疆使用的《中国历史要藉介绍和选读》、《史学概论》的教学辅导书。主持编写出版了《初中政治常识问答》和《回顾与展望》(软科学科研课题报告)两本书。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西域研究》等全国和省市级报刊上发表了近六十篇历史、教育理论、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发表的论文和主持编写的课题报告,曾获自治区、市科技进步奖、市社科论文二等奖,全国、自治区党校系统党史论文、著作一等奖和全国性学术团体的特等奖、金奖、一、二等奖。曾被单位和教育局评选为优秀党员。

      退休后,创办了“新世纪教育培训中心”,任校长。发表了一些诗歌、散文,撰写了《谪戌新疆的林则徐》(已出版)、《左宗棠征讨阿古柏》两本学术专著,出版了《苍松傲雪》、《1876年的新疆》、《拓荒曲》三部长篇小说和电视文学剧本《左宗棠征西》,并和另外两同志一起主编、出版了纪实文学《献身边疆教育的人们》、《去新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上述诗歌、散文、长篇小说中,有几首诗歌获得金奖,一篇散文获得“潮起橘乡”文学作品大奖赛一等奖,《1876年的新疆》获2010年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和《影响力的人物》颁发的“中国时代优秀文艺作品一等奖”和2012年乌鲁木齐市市委、市政府颁发的“首届红山文艺奖”。《拓荒曲》作为“精品佳作”在《新疆日报》副刊上于以介绍。

退休后,曾三次被市教育局评为“乌鲁木齐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工作者”,六次被市委党校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或“优秀党员”。2010年又被北京师范大学校友总会评为“首届龙源树人优秀校友工作者”。

任老师的散文、诗词

一、散文

案头上的旧《辞海》

我的案头上放着一本旧《辞海》,咖啡色封皮,外套土黄色带白点的包装纸。这本《辞海》由中华书局出版,在新中国成立前一年(1948年)发行。我是1957年在杭州延龄路新华书店买到的,售价为人民币捌元捌角,至今已经五十年。随着时间的流逝,《辞海》里的纸张有些发黄,但全书还保存得相当完好。我经常用它来查找不认识的字或词。我的孩子对我放着新辞书不用,老用旧辞书感到纳闷,经常问:“老爸:您早已买了新版的《辞海》、《辞源》,怎么还用这本老掉牙的《辞海》?”

只要孩子问起这个问题,就会打开尘封在我头脑里五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浮现出满头花白头发的母亲的身影。

五十多年前,我十八岁,因患肺结核和严重神经衰弱,从北京一所大学休学,回故乡浙江黄岩十里铺村疗养。那一年,妈妈已经五十六岁,在杭州谋生。她听到消息后,立刻写信给我,说:“小姨妈是杭州市人民医院的大夫,带你去医院看病、治疗都比较方便”,要我到杭州疗养。当时我很不懂事,只注意自身的治疗和康复,对其他人、其他事都漠不关心。

我从老家到小姨妈家后,由于不适应城市的喧闹生活,经常和妈妈耍态度,而妈妈总是和颜悦色地对待我,从不发火。

小姨妈家住在平海街临街的一栋二层小楼的二楼,共三间。家里有奶奶、小姨父、小姨妈和三个孩子,六口人。我去之前,他们六人分别住在三间房子里,我去之后,小姨妈腾出一间房子给我住,全家六人则挤到两间房子里。本来这是对我很大的照顾,但我却不知情,老爱把小姨妈家和故乡老家的环境相比较。我的老家在村子的最西面,打开西窗和北窗,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的稻田和橘树林,空气新鲜,环境安静。小姨妈家的窗外是大街,人来人往,声音嘈杂。住了不到一个星期,我就嫌环境喧闹,影响休息,影响疗效,成天紧锁双眉,拉长脸子,很不高兴。有时烦躁起来,还冲妈妈发脾气,说:“外边这么吵闹,叫我怎么疗养?”妈妈则耐着性子,好言相劝:“小姨妈知道你喜欢安静,听说你要来,连忙腾出一间房子,让你一人住,这不是蛮好的嘛?你刚从乡下来,还不太适应,过一段时期,习惯成自然就好了。常言说心静则静,心动则燥,现在你应当先把心安下来,过几天就会好的。”妈妈越劝说,我火气越大,我冲着她嚷嚷:“是你把我叫来的,说杭州这也好,那也好。好哪儿?一人住一间房子就算好啦?”我大声喊叫,妈妈没有生气,仍然用平和的语气问我:“那你说住什么样的地方才算满意?”我不加思考地回答:“我不管房子大小、好坏,只要四面有绿树,环境安静就行。”

满头花白头发的妈妈看了我一眼,为难地说:“孩子,你不要以为你提的条件不高,在城市里到哪里能找到像你讲的四周有绿树的房子?”说完后,她摇头叹气,再没有说话。

话虽这么说,但第二天一早,妈妈却出门了。我问小姨妈:“妈妈这么早出门,上哪儿去?”

小姨妈调侃我:“你是大学生,条件高,看不起我这座破庙,我的老姐姐为她的宝贝疙瘩另找庙宇去了。”把我说了个大红脸,不再吭声。

妈妈那时是管家佣工,和雇用她的主家住在小姨妈楼下。这一家的男主人姓张,是杭州化工学校的校长,女主人姓方,是化工学校的教师,妈妈让我叫他(她)俩为张校长、方阿姨。他俩平时都住在学校,只有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才回家。所以妈妈在他俩没有回家的六天里,工作比较轻松,只要替他家管理好房间,保持室内干净就行。到了星期六晚上和星期日,工作才多起来,除了打扫卫生外,还要为他俩洗衣、买菜、做饭。我冲着妈妈嚷嚷的那一天是星期一,不是妈妈最忙的时候,所以在第二天,她能出门为我寻找房子。妈妈一连找了几天,都没有结果。星期六晚上张校长和方阿姨回家了,妈妈对他俩谈起为我找房子的事情,方阿姨说:“我们学校在上天竺,那儿离城远,又在狮峰底下,环境比较僻静,可能会有适合你孩子需要的房子。”

星期一,妈妈跟随着方阿姨去了一趟上天竺,回来时,虽然一身疲乏,但脸上却挂着笑容,高兴地对我说:“房子找到了,在上天竺化工学校旁边。这座屋子叫‘吕卢’,是尼姑庵。里面只住着两位老太太,一位是六十多岁的吕师太(南方对尼姑的尊称),是房子的主人。一位是五十多岁的李师太,是吕师太的亲戚,为她烧水做饭。她俩都是没有削发的女居士。”接着妈妈又告诉我,从“吕卢”到化工学校五分钟就可以走到,方老师答应,如果你真的住过去,她可以帮着买饭票,所以住在“吕卢”吃饭也不成问题。

第二天,妈妈领着我,带着简单的行李去“吕卢”。我俩先坐公共汽车到灵隐,下车后再步行去上天竺。从灵隐到上天竺要走半个多小时,全是上坡的山路。我俩顶着夏天的烈日,走得“呼哧呼哧”直喘气。妈妈虽然也走得满脸通红,气喘吁吁,但却不断地问我,累不累?如果走累了,就坐下歇一歇。我呐,根本不管年事已高的妈妈是否已经累了,坚持着继续赶路。等我俩走进“吕卢”时,妈妈穿的黑布挂后背已渗出一大片湿湿的汗渍,和吕师太说话时都上气不接下气地喘气。

“吕卢”是一座二层小楼。一层是佛堂,供奉着高大的金身观世音菩萨。二楼是住房,左右各两间,右边两间住着主人,左边两间出租。我刚搬进去时,旁边的一间空着,无人租住。“吕卢”的环境很好,大门外两侧种有“毛头篱”(学名木槿),进大门有一小院,一边种有桂花,另一边种有葡萄。后门沿石阶而下是一条小溪,终日流水潺潺。走过小溪就是茶园,里面长满了绿油油的茶树。我租住的房间,开窗就可以看到茶园。整座“吕卢”,除了吕师太早晚敲打木鱼、钟鼓,念佛诵经,做“佛事”的声音外,很少听见人声。我静坐在房内,除了山溪潺潺的流水声、山鸟嘤嘤的鸣叫声、山风呼呼的响声外,听不到其它声音,环境安静极了,我很是高兴。

住在“吕卢”的日子里,我日夜和晨钟暮鼓,风声水声为伴,日子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已过了二个月。由于环境良好,心情愉快,加上药物治疗,身体渐见康复,我以为复学指日可待了。没想到好景不长,正当我急切地盼着复学时,隔壁的空房子出租了,住进了一家新邻居。他们是一对三十来岁的中年夫妻,好像不是上班族,白天、晚上都在房子里讲话,还经常发生口角,吵得不亦乐乎,有时闹腾到半夜还安静不下来。后来不知道她俩听谁说的,知道我是一个患肺结核的病人,害怕被传染,竟用高价买通了吕师太,逼着我搬家。我将情况告诉给妈妈,妈妈叹了口气说:“没想到清静的佛门也看重钱!”她不得不重新奔走,为我寻觅新的住处。

半个月以后,新的住处找着了,是紫阳山金鼓洞道观。道观建在半山腰,金鼓洞前是供奉天师的大殿,北侧石砌的高台上是住人的楼房,楼里只住着马姓道士一人,其他全空着。道观环境相当不错,上山的路上翠竹夹道,道观四周绿树和翠竹相拥,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喧闹的声音。妈妈和马道士谈妥,让我跟着他吃素餐,荤菜则由她送来,请马道士做饭时帮着在饭锅里蒸热就行。这一决定,方便了我,却苦了妈妈,她隔三差五,要提着竹蓝子往金鼓洞道观送荤菜。走山路,对普通人算不上什么,但对妈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不仅年事已高,五十六岁了,而且还有一双所谓的“解放脚”。据妈妈说,她年幼时曾缠过脚,痛得她呼天喊地的哭闹,姥姥听得不忍心了,只好作罢,因此妈妈的脚既不是天足,也不是小脚,而是一双脚背微弓,半大不小的脚。我也曾多次听妈妈提起,这一双脚害苦了她,路走多了,就会疼得厉害。可以想象,要五十六岁的妈妈用这么一双受过缠裹创伤的脚,从平海街走到紫阳山,再爬到金鼓洞道观,是多么不容易啊!

在金鼓洞道观住了近半年后,到杭州市人民医院透视,我肺部的病灶已经钙化,此时离规定的复学时间还有一个多月,我就寻思起复学的准备工作。有一天,妈妈陪着我从杭州市人民医院回金鼓洞道观,经过延龄路时,我拐进新华书店,发现书架上放着一摞《辞海》,真叫我喜出望外。因为一年多前,在北京上学时,曾经听讲授《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和选读》的老师在课堂上介绍工具书的重要作用,老师特别推荐了《辞海》、《辞源》两本辞书。那时我就很想得到它们,只是由于书店里无货,才没有买。今天无意中看到了陈列在书架上的《辞海》,我好像和久违了的老朋友见面一样地高兴,但翻看了售价后,我愣住了,因为封底在旧定价的上面用紫色印章盖着人民币捌元捌角。这个价位,在今天看来是十分便宜的,因为现在薄薄的一本书,定价都得在二十元左右,一本厚厚的《辞海》只要捌元捌角,那当然是十分便宜的。可在当时,捌元捌角却是一个昂贵的价格。因为我中学的月伙食标准是肆元,大学的月伙食标准是拾贰元伍角。捌元捌角是我中学月伙食标准的一倍,大学月伙食标准的三分之二。面对这么昂贵的书价,我只有望书兴叹,呆立在书架旁,不敢吭声了。站在旁边的妈妈看着我爱不释手又犹豫不决的表情,问我:“你想要么?”我回答:“是的,可是太贵。”妈妈问“多少钱一本?”我指着定价,嗫嚅地回答:“捌元捌角。”妈妈接过《辞海》看了一眼,没有说话,又还给了我。我拿回《辞海》后,用手抚摸着土黄色带白点的包装纸,站了好一会儿,才依依不舍地将它放回书架,和妈妈一声不响地走出了书店。

在回金鼓洞道观的路上,不知怎么搞的,我的犟劲上来了,我虽然没有提出要买《辞海》,却喋喋不休地对妈妈说,这本书十分重要,老师在课堂上曾多次推荐过,说学习历史专业,要想看懂古汉语,非得有这本书不行。这本辞书对学历史专业的人,就像手杖对老年人走路一样重要。妈妈在我唠叨时,一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听着、走着,又陪着我上了紫阳山。在翠竹摇曳的山路上走了一会儿后,妈妈说累了,想歇会儿。我陪着她坐在路边的大石块上休息,嘴里仍然叨叨着《辞海》。妈妈静静地坐着休息,一直没有搭腔,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口:“孩子,你嘴里虽然没有说要买《辞海》,但我听出来你心里是很想买《辞海》的。今天咱不谈这个话题,容我想想再说,行吗?”

听到妈妈这么说,我还能再讲什么?因此从这以后,我再也没有提过买《辞海》这件事。没想到一个多月后,妈妈到金鼓洞道观给我送荤菜时,给了我玖元钱,并对我说:“孩子,钱凑齐了。我怕书店里把书卖完了,上山前,专门去了一趟延龄路新华书店,叮咛营业员给我留上一本。我本想把《辞海》买回来,直接送给你,可是转念一想,我又不会挑选,还是你自己去买比较合适。所以把买书的钱带来交给你,你自己去书店挑选吧。”

我接过钱的当天,急急忙忙地来到延龄路新华书店,买回了《辞海》,又兴冲冲地往回赶路。经过平海街时,因天热口渴,拐进小姨妈家喝水。小姨妈看到我手中拿着新买的《辞海》,她要过去翻看了一会,还给了我。等我喝好了水,严肃地对我说:“凌凌:你先别走,小姨妈有话对你说。”我坐了下来,静静地听着。她说:“你来杭州半年多了,以前你的病情不稳定,我怕影响你的情绪,一直没有和你认真地谈过。现在你的病灶已经钙化,从医学观点上说,身体已经康复,我应该把我老姐姐,也就是你妈妈生活的真实情况告诉你,你应当体谅她的困难,以后不要再依着性子,无休止地提要求了。”

来杭州后,我还从没有见过小姨妈的表情是这样的严肃,语言是这样的冷俊。我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拿着茶杯,另一只手轻轻地压在新买的《辞海》上没有动,全神贯注地听小姨妈讲话。

小姨妈先问我,妈妈为了让你能住上称心如意的房子,安心疗养,跑了多少路,吃了多少苦,你知道吗?为了让你能买上这本《辞海》,又想了多少办法,你知道吗?她接着告诉我,你妈妈是张校长家的管家佣人,每月工资只有二十元,而杭州每月最低的生活费用得十元。你来以后,妈妈生活费用陡然增加,仅每月给你付房租的费用就得六元,你的医药费虽然可以拿回学校报销,但现在得用现金付。在你住到金鼓洞道观后,为了保证你的营养,她还经常给你炖鸡、炖肉、烧鱼,这也得化钱。上一个月,你又提出要买《辞海》。你可知道这本书的价格几乎是你妈妈月工资的一半呀。不让你买吧,怕你不高兴,影响你刚在恢复的身体。让你买吧,本来你俩就已经寅吃卯粮,生活十分困难,如果再加上这本《辞海》的费用,当月的生活可怎么办?你的妈妈和我商量再三,为了不让你失望,最后决定,向我借三元,向张校长借三元,她自己省吃俭用,吃了一个月的咸菜,再省出三元,一共凑足了九元,满足了你买《辞海》的愿望。可你要知道为了让你能买到这本书,你的妈妈却欠下了一屁股的债。今天你是高高兴兴地把《辞海》买回来了,可你的妈妈还得吃几个月的咸菜才能把借来的钱还清呀!讲到这儿,小姨妈语重心长地说:“凌凌:我今天找你说,没有别的用意,只是要你复学回校后应当记住,在休学期间,你的妈妈为你恢复健康,吃了多少苦,操了多少心!真可谓‘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没想到,为了我的康复,为了让我能买到这本《辞海》,满头花白头发,年已五十六岁的妈妈竟付出了这么多的艰辛,这么高的代价,而我却一无所知,我的心底骤然翻起一股热浪,我深感内疚地低下了头。听了小姨妈说了这番话以后,原来我买到《辞海》时那股高兴的劲消失得无影无踪,换来的是一付沉重的心情,连我拿在手中的《辞海》也变得沉甸甸的。

从这以后,每当我翻阅这本《辞海》时,休学时来杭州疗养的这一段生活就会浮现脑际。满头花白头发的妈妈,用她那双半大不小的脚,为我康复而奔波的形象就会浮现眼前;为我能买上《辞海》,默默地吃咸菜、借钱的形象就会浮现眼前……。我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这本来之不易的《辞海》,有什么理由不将妈妈这种无私的爱心化作对社会的关爱?!

(2006年8月18日初稿,2008年4月28日修定)

诗词

一、长征赞歌

----纪念长征七十周年

咿吁戏!伟乎壮哉!长征之伟无先例,长征之壮世罕见!战火中飞出金凤凰,熔炉里炼就钢铁汉。世人见此伸姆指,全球闻讯同夸赞!

朱毛创建根据地,屹然矗立井岗山。游击战术创奇功,风雨不动盘石坚。措败蒋军四围剿,红色政权难摇撼。自从来了洋指挥,搬弄教条阵地战。死拼硬抗丢地盘,红军被迫大搬迁。十送红军挥断手,期盼亲人早回还。

红军强渡于都河,翻山越岭到湘南。滔滔湘江横前方,荡荡坦途变天堑。欲做鱼儿无鳃鳍,想学苍鹰翅难展。蒋军布下天罗纲,调兵遣将图围歼。高空飞机狂轰炸,地上机枪猛扫弹。硝烟弥漫敌若云,血肉身躯勇向前。闯过四道封锁线,八万壮士剩三万。清彻江水血染红,断臂残骸变鱼餐。“三年不喝湘江水,四季不用鱼佐饭。”百姓望江长悲戚,眼滴血泪哀声叹。

惨痛措折惊红军,战士问题多成串。“同是红军钢铁汉,胜负为何两重天?”全军仰望北斗星,期盼红日出山峦。黎平会议小总结,遵义楼头大清算。重新确立领导人,拨正航向勇向前。四渡赤水建奇功,红军转战川滇黔。乌江天险重飞渡,金沙水拍峭壁间。木舟载人破浪行,蒋军水边捡鞋叹。百姓争看“水马人”(1),金鼓声中歌玉鞍!灵活主动找战机,迂回穿插重兵间。运动战术创奇功,夺回战争主动权。歃血盟誓彝家寨,红军通过大凉山。昼夜兼程飞行军,敌我隔岸赛脚板。红军勇夺卢定桥,勇士攀悬铁索寒。硝烟中杀出铁劲旅,世人见此齐点赞。

长征路上无坦途,一处更比一处艰。突破芦宝敌防线,前方又横夹金山。原驰腊象舞银蛇,凝阴浸雪耸冰山。高峰插云不盈尺,残甲飘撒盖绝壁。人称飞鸟难通过,神仙到此也回还。英勇红军无所惧,踩冰踏雪越神山。过了班佑进松潘,草地无垠不见边。乌云翻滚大雨淋,瘴气缭绕天地间。泥泞积水无道路,稀泥没膝行走难。四野苍茫无人影,人饥马乏闯难关。寻摘野菜和水煮,切割皮带度饥寒。恶劣条件催奋进,坚忍不拔勇向前。腊子口里神兵降,六盘山上红旗展。吴起镇中锣鼓响,会宁城内笑声欢。军号嘹亮震长空,歌曲雄壮冲云天。三大主力大会师,各路英雄集陕甘。革命重建大本营,红色圣地移延安。

驰骋万里路途遥,跨越十省威名显。长征是篇宣言书,红军美名天下传;长征是辆播种机,革命种子撒人间;长征是座大熔炉,炼出千万英雄汉。喜洋洋兮山河笑,功巍巍兮日月灿。民族精英血染成,传奇诗章谱新篇。翘首仰望金凤凰,展翅翱翔天地间。金色羽翼闪光芒,革命豪情冲霄汉。

注:                        注:(1)“水马人”:1935年,红军渡过乌江,占遵义后,黔军吓破了胆,都说渡乌江的红军是身穿“                                   “盔甲”,骑着“水马”的神人,群众信以为真,都聚团争看进城的红军。

二、光辉历程颂

南湖碧水起东风,红船神州播火种。

马列开创新天地,于无声处惊雷动。

井冈山头旌旗红,黄洋哨口炮声隆。

刀枪打出新天地,乡围城市世称颂。

四渡赤水建奇功,遵义城头春意浓。

驱散阴霾识北斗,会议功绩赛长虹。

延水清清延桥宏,宝塔巍巍插晴空。

枣园灯火彻夜明,笑歼东虏缚苍龙。

万方乐奏《东方红》,天安门前人潮涌。

东方巨龙腾空起,中华大地劲东风。

春歌(1)唱响冰消融,突破藩篱国兴隆。

改革开放创新宇,民富国强万代功。

注(1)春歌:指歌曲《春天的故事》

三、忆西西

晚,翻《毛选》二卷,见扉页上有东东哥哥题写的“赠西弟、临弟”几字,思念之情顿起。小哥哥西西逝世已有十一年之久,共同生活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悲痛之情油然而生。

悲秋榆杨叶满地,哀鸣秋虫声声啼。夜晚灯下翻“宝书”,旧日题签现扉里。眼见题签心悲切,触景生情想西西。昔日同尝人间乐,如今一人苦长忆。悲哀隐痛透心胸,诸多往事涌脑际。

童年生活多乐趣,跌滚摸爬无顾忌。后门树旁修蛙城(1),前院月下做游戏。墙根拨草觅蟋蟀,铜盆放花度七夕(2)。寒冬雪地堆雪人,盛暑池中撩水洗。大坑斗里找石蟹,西山头上(3)摘橡栗。你追我逐到处跑,拍一拍二击掌嬉。颜开喜笑脸上挂,桩桩件件有嗞味。

世事突然遭变故,卅年河东又河西。父亲归国去北京,母亲寻亲离家里。哥哥参军闹革命,姐姐考学去学医。家留孤寡两老妪(4),屋剩伶仃两兄弟。家庭收入仅裹腹,难敷零用和学费。老小相依迎苦寒,艰难穷困不馁气。挺直腰杆抬起胸,顶霜傲雪找活计。狂风雨后拾橘实(5),黎明日出找蝉衣(6)。假期相伴同劳动,农忙一起学田艺。夏季天旱踩水车,冬日地瘦施绿肥。春天菜地种瓜豆,秋来灰堆烧草泥。橘园草长削青草,柑橘将熟修竹篱。橙黄橘熟攀长凳(7),草盛秧抑推耙犁(8)。黎明匆匆奔学校,日落悠悠回家里。徒步十里不觉累,咸菜泡饭有滋味。路长碎石易磨鞋,捡废轮胎补鞋底。白天结伴去上学,晚间同桌做习题。田间地头忙耕作,学校课堂勤学习。上学劳动两不误,最苦最累也乐意。烦恼袭来相倾诉,休学在家互勉励。年年月月形相伴,分分秒秒影不离。怎料西子闲话成遗恨,邮局急电报诀离……

手捧电报心绞痛,两眼泪落连珠子。多少往事心头涌,大小往事脑中忆。哀思如潮涌联翩,热泪长流心悲切。西西脸庞带微笑,哥哥眼中提问题:“可曾记起小楼书桌旁?能否想到二间后屋里(9)?咱俩共叙什么情?兄弟同有啥心意?”掏心相约怎敢忘,肺腑之言留脑际。约定诺言今难兑,心头怎不滴血泪?

灯光惨淡照书扉,触景生情想西西。小哥驾鹤十长载,小弟挑灯常追忆。日思夜想情恍忽,常望人间生奇迹。白天难见哥哥面,夜间盼遇睡梦里。遗照床头天天看,悲思脑中日日起。哥哥遗愿我践行,哥哥托咐我尽力。果若人生有来世,再做同生同死的好兄弟。

注:

(1)筑蛙城:儿时,在后门桔树根旁以土围圈,将抓来的青蛙关在里面,看它们在里蹦跳。我俩把围土戏蛙,谑称为筑蛙城。

(2)铜盆放花度七夕:故乡传说,七月七日晚,牛郎织女相见,会喜极生悲而落泪。人间只要在脸盆中盛水,水中放上七种花,搁在露天下,就会接到她俩的泪水,第二天用此水擦眼、洗脸,可明目。我俩信以为真,如法泡制。

(3)大坑斗、西山头:前者为故乡一条山溪的名称。后者为故乡一座山的名称。

(4)两老妪:年近六旬的祖母和在我们家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保姆经南婆。

(5)捡橘实:橘实系指没有成熟,形似纽扣大小的小青橘,被大风刮到地上,捡回晒干后的称呼,可入药。将橘实卖给药店,会得到微薄的报酬。因此,我俩常在大风后去橘园里捡拾,以便晒干后换钱。当时黄岩将这种行为称为拾橘实。

(6)蝉衣:蝉的幼虫变为成虫时蜕下的壳,味咸而甘,可入药。主冶风热感冒、咽痛、音哑等病症。药店收购。

(7)攀高凳:高凳是指两条腿做成形似梯子的凳子。橘子成熟以后,攀登上去采摘橘树顶端的橘子。

(8)耙犁:一种平板上钉钉的除草农具。

(9)小楼、二间后屋:全部是故乡家里房间的名称。

1970年写出,2023年3月增补修改

四、抗战颂歌

(一)

沈阳夜空风怒号,北大营外响枪炮。

贼喊捉贼肇事端(1),对我军民施屠刀。

不抵抗命令罪千古,东北山河遭弃抛。

白山愤恨黑水啸,抗联豪情冲九霄。

(二)

铁蹄践踏卢沟桥,侵略狼烟四处烧。

同仇敌忾战日寇,共御外侮掀高潮。

平型关口歼顽敌,台儿庄头立功劳。

两个战场相呼应,灭我妄想破灭了。  

(三)

黄河咆哮起怒涛,游击战争多创造。

地道破袭(2)战法新,麻雀地雷(3)是奇招。

铜墙铁壁根据地,青纱帐里多英豪。

众志成城反“扫荡”,日伪企图全失效。

(四)    

逐倭卫国萌壮志,同赴国难出英豪。

狼牙山上五壮士,牡丹江(4)边八女佼。

自忠(5)殉国南瓜店,左权(6)牺牲突围道。

英雄豪气振人心,铁骨铿锵领风骚。

(五)

延河水清宝塔高,运筹帷幄党领导。

窑洞灯光彻夜明,旭日东升天下晓。

笑谈东虏灰烟灭,横扫千军传捷报。

二战东方主战场,十年(7)奋斗强虏扫。

(六)

前事不忘后事师,历史教训要记牢。

胜负不在一时力,人心背向才是宝。

和平正义终取胜,战争邪恶必冰消。

改革开放创未来,举国欢庆乐滔滔。

注:

(1)贼喊捉贼肇事端: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攻占东北军的北大营,进而占领我沈阳。

(2)地道破袭战法新:指地道战、破袭战的方法。

(3)麻雀地雷是奇招:指麻雀战、地雷战的方法。

(4)牡丹江:八女投江具体地址为牡丹江支流乌斯浑河。

(5)自忠殉国南瓜店: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在湖北襄樊南瓜店,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英勇殉国。

(6)左权牺牲突围道: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辽县十字岭反“扫荡”战斗中,左权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八路军总部人员突围,壮烈牺牲。

(7)十年:实为十四年

五、观阅兵(二首)

(一)抗战七十周年阅兵

抗战胜利七十年,恢弘阅兵喜空前。

英雄战旗开先导,队列方队紧相连。

尖端武器地面过,新式战鹰空中展。

勇武壮伟世人仰,圆梦中华志更坚。

(二)建军八十周年阅兵

八一检阅演兵场(1),四大军种(2)齐亮相。

作战机群穿云过,集团导弹彰力量。

旧式队列换模式,“野”“战”阵势(3)创新样。

沙场点兵势磅礴,恢廓宏伟国威扬。

注:(1)八一检阅演兵场:指2017牟7月30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牟,在内蒙朱日和的阅兵。

(2)四大军种:指陆军、海军、空军和火箭军四个军种。

(3)“野”“战”阵势:阅兵总指挥韩卫国介绍,这次阅兵要凸出显示浓浓的“野味”和“战味”。

六、诗城纪游(1)(五首)

2015年11月2、3、4三天,我和昔日黄岩中学同学钱绍文、张学成、王君远、章盛天、毛梅荪等六人游马鞍山地区的褒禅山、陋室公园、霸王祠、采石公园等名胜古迹,归,作诗五首。

(一)、游诗城

妖艳阳光照仲秋,故友相携诗城游。

千年历史有代谢,万代胜迹世长留。

褒禅山前难进门 (2),陋室院内任行走。

霸王祠中叹豪气,三元洞里羡风流。

采石风光看不足,何日重上太白楼?

注: (1)诗城:马鞍山亦称诗城。

(2)褒禅山前难进门:因我们六人皆年过七旬,内有两人心脏有问题,管理人员不同意我们进华阳洞,我们连褒禅山景区的大门都没有进去。

(二)、游陋室公园

陋室院内郁葱笼,龙池水清仙山耸。

山不在高名因仙,水不在深灵有龙。

县官欺人三迁室,梦得应对自从容(1)。

铭文雅致胸次高,诗豪文章世传颂。

注: (1)刘禹锡,字梦得。他被贬安徽和州当刺史,县官百般刁难,先安排他住城南,面江而居。禹锡写了“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的对联贴在门口。县官又将他调到城北,面河处居住,房屋也从三间减到一间半。刘禹锡仍不在意,又在门口贴上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县官见刘禹锡仍悠然自得,毫不在乎,再将他的住房调到城内池边的小山上。这间房屋仅容一桌、一椅、一床。无奈之间,刘禹锡写下了一篇传颂千古的《陋室铭》。

2015年12月26日晚

(三)、游霸王祠有感

乌江岸边马驻足,项羽兵败念江东。

亭长无奈撑船返,乌骓悲啸跃水泳。

霸王拔剑抛首级,豪气冲天贯长虹。

江山人才代代出,岂由胜败论英雄?

(四)、游太白楼有感

诗圣骑鲸觅仙去(1),采石营建太白楼(2)。

翠螺(3)低头山默哀,长江呜咽水长流。

《蜀道难》诗成谪仙(4),《梦游天姥》咏千秋。

神葩奇诗传万代,胜过将相和王侯。

注:(1)青山人传说:李白酷爱谢家青山,沉江溺水后,骑长鲸博击风浪,逆流觅仙,到青山。

(2)民间传说,唐天宝末年,李白乘酒兴豪情,在采石入长江捞月溺死。青山人将尸体捞起。为埋葬这位大诗人,采石人和青山人发生争执。采石人认为李白晚年酷爱采石翠螺山水,写过《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等歌颂采石景色的著名诗篇,尸体应埋葬在采石。青山人认为李白尸体是他们捞起的,尸体应埋葬在青山。双方各执一辞,互不相让,官司打到当涂县令李阳冰处。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听了双方意见后,采用折衷办法处理此案。他说李白尸体是青山人捞起的,就埋葬在青山;李白生前酷爱牛堵,就在那儿建衣冠冢和太白祠,永享祭祀。所以今天在当涂太白镇青山下有李白文化园;在采石公园有太白楼、李白纪念馆和李白的衣冠冢。

(3)翠螺:山名。

(4)成谪仙:《唐书·李白传》,天宝初,李白带《蜀道难》入长安,往见贺知章。贺知章阅该诗后说:“子,谪仙人也!”

2016年1月26日晚10.30时

(五)、登采石三台阁

台阁高耸翠螺峰,飞檐翘角矗长空。

方形阁体高万丈,歇山顶端摩(1)天宫。

缆车载人凌空飞,青风带我升虚迥。

俯瞰满山遍绿树,仰视浮云飘苍穹。

铜铃摇曳叮冬响,江风吹拂秋意浓。

登楼远眺天地宽,凭栏近观景入胸。

南望天门楚江开,北见九华(2)庙宇竑。

千年古镇(3)东面摆,万里长江西天涌。

新建楼宇拔地起,拉索大桥跨江通。

指点山川沧海变,评说桑田不世功。

登高壮观神州伟,乐而忘老兴无穷。

注:(1)摩:迫近。

(2)九华:北面的小九华。

(3)千年古镇:采石镇。

七、读《酬张少府》有感

读王维《酬张少府》,反其意而用之。

晚年虽好静, 仍盼国强盛。

胸无兴邦策, 身有富民心。

报纸天天读, 新闻夜夜听。

民富国强日, 驾鹤目可瞑。

八、观红梅

红梅绽放满树红,灿烂艳丽浴春风。

游人只赞花烂漫,不知蓓蕾斗严冬。

九、忆途遇沙尘暴

2009年夏6月底,和昔日中学好友钱绍文、章盛天、马步芳、柯绿等去伊犁,过赛里木湖前,车行戈壁中,突遇沙尘暴。为平生初次所见,一直留在脑海,挥之不去,今记之。

驱车西行欲上天,瀚海万里渺无边。

忽见狂风喷云怒,更听霹雳响声传。

沙尘弥漫盖天地,云涛怒吼震山川。

长空知我欲西去,送此沙暴留眷恋。

十、见夕阳有所思

夕阳晚照满山红,壮志未灭梦在胸。

惜时如金争朝夕,不让年华转头空。

免责声明:网站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ICP备11111111号 联系方式:cctvzx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