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CTVZXGZ

治疗现代疑难奇病中医药有着非凡的优势 ----中医药战略科学家杨俊耀访谈

央媒头条 2024-04-09 20:40:31978142网络华欣

治疗现代疑难奇病中医药有着非凡的优势

----中医药战略科学家杨俊耀访谈

现代文明,使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处于福音与灾难相悻的境地。整个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而同时人类却正在面临着日赴严重的报复:一方面,和人类息息相关的森林、土壤、水域、空气、等不断受到污染、破坏,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外界环境产生了超出人体生存适应允许值的变化;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高度紧张、交往频繁而广泛,以及各种观念的改变等,导致了人们心理。生理的严重失调。于是,一批批为西医现代学所棘手的疑难奇症疾病纷至沓来,疾病谱不断增加新病种。这群被称之为现代难治病的疾病,包括以往的、现在的、新生的疾病,正成为笼罩在人类头上的巨大阴影,其中有些已排在成为人类死因的前列,如癌症、白血病、心脑血管病等;有些则在迅速蔓延。如艾滋病等,引起全球性恐惧。攻克现代疑难奇症病,是当今医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中医药学正在介入这场攻坚战。并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难病,又称难治病,在中医学中,一般称作疑难杂症。它通常是指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表现稀奇临床少见,症候奇怪,使医者难以理出头绪。病症多种,症候相似,难于互相区别。病机复杂,六淫相兼,寒热错杂,虚实互见,内外同病;或治疗失时,病势急变。危及生命;或大虚大实,复因外感内伤夹杂变化。总之,辨症难以抓住关键。病程漫长、多因病邪深伏体内,正气无力伏邪,治疗不易奏效;或虽能一时取效,但病根不去,反复发作。病症广泛,表现为多脏腑同病,多系统异常,辨症与治疗难以照顾全面。治疗棘手,若攻邪,则正气不支;或扶正,则邪气有碍。这类疾病多呈慢性过程,并对病人生理、心理、家庭或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不良后果。它有两个特征:其一是难治性,传统难症可以是疑而不难,或当时难,现在不难,中医审症求因,有助于加深对病因复杂,变化错综的现代难症的开拓诊治思路,中草药是我国古今医家通过数千年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药物,属于天然药物,由于中草药是从大自然中直接选取,不是化学合成的,放较少毒副作用。即使有某些毒性,也往往可以通过药物炮制,配伍等方法予以减弱或消除,对现代难病的防治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所以,目前世界上已有不少发达国家兴起应用和研究天然药物的热潮,全球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在用天然药物治病。中草药在我国的应用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如罗布麻因其治疗高血压、支气管炎及抗放射反应等被载入中国药典;草药雷公藤,有显著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多种现代难症的治疗;如大黄近年来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已发现单味大黄能治25种以上的急难病症。具有良好的调节免疫作用和抗衰老功能。国外的一些临床和研究单位,在癌症和艾滋病研究和防治过程中,十分重视中草药的筛选和开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之,对中草药的深入研究,将对攻克现代难病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

现代难症的防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就国际上预言,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充分认识到中医药的重要、价值。日本医界已通过多种渠道向我国传统医学界提出协作建议,希望针对几十种现代难治疾病,共同研究高效治疗方法。非洲一些国家并向我国提出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多种难病的治疗援助。我国的中医药院校及研究机构也正在欧、美的不少国家开展有关这方面的课题的合作研究。

   中医药在治疗现代难症上进一步发挥优势,从而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的升华。

现代难症是一类跨国界、全球性的疾病,攻克现代难病,是全世界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因此,中医学研究、治疗难治病,将有助于它更迅速走向世界,共同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奇难怪病多有瘀

古人说:奇难怪病多痰,临床发现,奇难怪病多有淤血作崇,令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流溢于大络,而生奇病;瘀血攻心,心痛头晕。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瘀血乘肺、咳逆喘促,鼻起烟煤,口目黑色;瘀血在中焦,则腹痛胁病腰脐间刺痛着滞;瘀血在下焦,则季胁少腹胀满刺痛,大便黑色;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或周身作痛;瘀血在里则口渴;瘀血在腠理,则营卫不和,发热恶寒;瘀血在肌肉,则翕翕发热,自汗盗汗等。一位12岁的脑膜炎后遗症患儿,10岁起即发育,出阴毛,嘴唇有须,身形肥胖,举动如大人。经用通窍活血药隔日1剂,半月后成人样发育趁势停止,20剂后体重减轻,恢复小孩征象。证实奇症怪病确他瘀血。

●情志所伤,气机郁结日久,导致血流不畅、脉络瘀滞或久病入络,气血胶结不解的奇症怪病,须理气化瘀,凡血液流通之处均可以血府论治,故此方运用范围极为广泛。

●风性向上、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故凡头面部的奇症怪病多则之于风,宜散风化瘀,以活血化瘀为主,略加散风之品,即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血虚兼瘀的奇症怪病,血虚者常兼血瘀,盖血液盈余则流畅,若病久营血耗损,血脉空虚,无奈以流,则艰涩成瘀,而瘀而下去,则新血不生,互为因果治宜养血化瘀。

●脏腑功能减退,阳气失煦,阴寒内甚,瘀血留滞不解所引起的奇症怪病,其病变部位一般在下焦为多,下焦之瘀多属阴凝,治宜益气化瘀,气为血帅,气旺则血液自能畅行无阻。

其实,最为关键的是,中医药学它不仅从始至终都是在拥有在强调在贯穿整体与辨证这两个基本观点作指引,更是上升到了对人的身体、对人的身心、对已所患疾病又有了层次上的区分,开始不仅重视起各个子项的独立性、独特性,更是重视起由各个子项相互结合形成的多级复合证及多级复合证的整体性、对立且又统一性以及多级复合证在各个层次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在时间上的节点、节段、先后顺序的重点性,即:事物大都凡有其自身的结构和层次, 中医学的证候也同样的具有其自身的结构和层次。一是以空间因素为坐标的圈层结构层次,或也可以理解为螺旋式的结构层次;二是以时间等因素为坐标的连续式层次结构;三是各脏腑之间的证候有则近似于平面或扇形等层次结构;四是处于连接层次的各证候之间,不仅具有相邻的关系,而还有相继的关系,和所具有的相对的独立性,且各有其自有的特色,但无论如何又都离不开整体系统结构之中。

通俗点讲,即病虽在局部,但要着眼整体,人体各部分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正气相助,病变相关。局部病变可影响整体,整体病变也可影响局部。在辨证治疗诸多类疾病时,对待局部病变,尤其应注意着眼于整体,把局部与整体统一起来,不能只见一木不见林。防止孤立、片面地处理局部病变。从整体出发,主要以局部与整体各方面的联系上综合分析,反复推敲,从而发现病变的症结所在,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如果把辨证的思路仅局限于局部病变上,忽视整体考虑,则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比如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了脑梗后逐渐出现痴呆症状如何应对?此时就要考虑到脑梗后可以由于患者的气虚无以鼓动血脉而致瘀血阻滞,气虚尤以脾虚为主,脾虚无以运化水湿,痰湿阻滞,痰瘀蒙蔽清窍而出现上述症状,脾虚还可以引起“脾约证”之便溏,又还可导致气虚的虚秘的双重性病变。

经典案例分享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人之事,我事之师 。下面再就引用一例他医治疗哮喘病的病案说一说多级复合证在各个层次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在时间上的节点、节段、先后顺序的重点性:

陈某某,女,25岁,某大学教师。幼时病哮喘,多方寻医,时效时不效,后经中医治疗五年未发。彼炯炯睿智,容光藻逸,学校之外另有兼职,皆胜任之而无倦意。近因变天哮喘复作,白昼尚可工作,至夜则呼吸急促,喉中发哮鸣音,胸满如窒,呼气困难,不得平卧。服强的松片、用沙汀胺醇喷雾剂,初有效,继则亦无济于事。鼻塞咳嗽,涕清如水,痰多清稀白沫,背恶寒,手足不温。胃纳呆,口不渴,大便日一行。舌质淡,苔白滑,脉细滑。

脉证观之,此外感风寒,内宿痰饮,气道阻塞,是以哮喘也。《证治汇补》云:“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治当外散非时之邪,温化胸膈之痰,气道畅快,则哮喘何来?拟:小青龙汤加减,2剂,一天一剂,水煎服。

(论:“诸症当先解表”,似乎是老生常谈,平淡之极。然而正因它平淡,往往被医者忽略,而造成严峻局面。《内经》明示“上工救其萌芽”、“善治者,治皮毛”。表居八法之首,凡兼挟外邪诸症,急则治标,皆当以解表为先,开门逐盗,拒敌于国门之外,是为最上策。用之得当,阻断传变,大病化小,小病化了。表未解而误补,则关门留寇,后患无穷;误攻,则邪陷入里,变生不测)。

二诊:药后当晚哮喘未作,鼻通畅,恶寒止。停药两日复哮喘。仍发于子夜,端坐至天明,恶心欲吐,胸满食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细滑。表寒已去,喘息不止者,中虚饮盛也,当温药和之。拟:茯苓15克,桂枝10克,白术15克,炙甘草10克,半夏15克。五剂。

三诊:哮喘止,痰涎减,诸症皆轻。然药未尽剂,子夜哮喘复起。窃思,哮喘反复发作者,痰饮宿久筑有窠囊也。温化之治,仅治其标,难尽其源,是以如潮泛溢也。秦景明云:“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证作矣。”金子久云:“治痰不治窠囊之痰与不治等也。窠囊之痰,如蜂子之穴于房中,如莲子之嵌于蓬内,生长则易,剥落则难。”故需峻药荡之,今胸满呕恶,病邪向上,当治以越药:瓜蒂散,煎汤送下。

四诊:药后二十分,呕吐痰涎三碗许。当晚安睡至晨,翌日神气清爽,呼吸畅快。胃纳增,畏寒不再,十余日来哮喘未发。云:“多年疾苦,原来病根在胃。”善后之治,拟六君子汤崇土填臼。并嘱避风寒,少肥甘,节晚餐,以防痰饮复聚,窠囊再成。

(论:脾胃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皿;培土生金标本兼治;断其源阻其流死灰不复燃)。

   先贤们为我们留下了如此珍贵的医学遗产,作为新一代的中医人,我们切不可妄自菲薄,也不能狂妄自大,需要的是不亢不卑、扎扎实实地传承、发扬和创新。医道虽难,能难其所难,亦不见为难,凡医者只要是能抓住了疾病它所具时代属性之特点,能突破刻舟求剑的僵化教条之虞,能让思想理念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则即无畏难也。

免责声明:网站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备案号:ICP备11111111号 联系方式:cctvzxgz@163.com